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电话:
您的当前位置: > 热点 > > 正文

渣打中国拟从2月20日起暂停所有信用卡申请 外资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困境

来源:证券日报网 时间:2022-02-17 14:58:58

近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渣打中国)发布公告称,由于信用卡业务战略调整,该行已于2022年1月初关闭了信用卡网上申请渠道,并拟从2022年2月20日起暂停接受所有渠道信用卡申请。

对于渣打银行(中国)拟暂停信用卡申请业务的原因,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信用卡使用频次减少是部分银行取消信用卡办理的主要原因,银行不再追求大而全的客户群体;从成本效益的角度,银行剔除出信用卡业务有利于银行节流,信用卡业务并非该行主要业务。另外或与近期渣打银行(中国)收到的罚单有关。”

渣打中国今年多项业务调整

渣打中国称,现有信用卡客户的日常用卡和到期续卡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渣打银行(中国)拟暂停接受所有渠道信用卡申请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外资银行在中国,信用卡业务一直没有打开市场。信用卡使用频次减少是部分银行取消信用卡办理的主要原因,银行不再追求大而全的客户群体,而是开始针对性的服务部分客户需求。

二是,信用卡本身对于银行来说产出也开始减少,从成本效益的角度,银行剔除出信用卡业务有利于银行节流。

三是,信用卡在国内呈现同质化特征,外资银行的信用卡并没有太多附加功能,也不能给用户提供更多便利。诸如有些国外信用卡存在见卡即付,但国内环境下,外资银行依然要求有卡密。

四是,实际上外资行的信用卡很难打通销售渠道。外资银行受限于网点,本身信用卡业务办理就存在营销渠道问题,过去,外资银行还可以承接一些低信用的申请人,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授信上更加灵活便利,对此产生影响。

五是,与近期收到的罚单有关。渣打银行(中国)最近刚收到该行有史以来单笔最大罚单。2月9日,渣打银行(中国)因违反信用信息查询相关管理规定,被央行上海分行处以罚款230万元并责令限期改正。

回顾渣打中国发行信用卡的历史,2014年1月,原银监会发布关于渣打银行(中国)开办信用卡发卡业务的批复,批准该行开办信用卡发卡业务。当年6月,渣打中国发布“渣打真逸”和“渣打臻程”系列信用卡。

其实,今年2月9日,渣打银行(中国)曾发布另一则与信用卡业务有关的通知。通知称,为响应监管精神,该行拟于近期再次全面清理在该行超过12个月(含)未激活的信用卡账户。除了信用卡相关业务调整外,今年以来,渣打银行(中国)还对其他业务进行调整。官方公告显示,自今年起,渣打银行在线缴费业务进行调整,调整后网上银行及移动银行中自助缴费和设置常用缴费业务终止。调整后,可通过使用该行借记卡或信用卡绑定支付平台,进行在线缴费及支付。

外资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三大困境

从各家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来看,外资银行在中国信用卡业务上并没有下好“本土化”这步棋。《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渣打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等外资银行在境内均推出了信用卡业务,然而,无论是规模、种类、使用人群、权益属性,整体发展情况较之本土银行仍有不小差距。

业内人士表示,这受制于网点覆盖少、客户基础有限、权益性价比整体一般等多种因素。

去年4月,花旗银行宣布对全球零售银行业务重组,退出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13个市场的零售银行业务,其信用卡客群自然也会分流。另一家外资行汇丰中国的信用卡业务也并不尽人意。据了解,2021年汇丰中国在国内上线的近20套信用卡产品,不到一年时间仅剩下8套。

信用卡业务已从“增量时代”迈入“存量时代”,特别是国内头部银行发卡存量已经超亿张,在如此激烈竞争下,这些外资银行作为追赶者的压力的确不小。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外资行信用卡业务遭到“水土不服”表现如下:一是客群定位受限,外资行发卡多聚焦于中高端客户,需要资产、收入证明等,拓客范围明显不如本土银行;二是产品类型受限,相比本土银行设计各类新潮有趣的信用卡产品,与各种知名IP等跨界合作,不断拓展线下合作商户、积累各类消费场景等,外资行的动作相对缓慢;三是数字化程度,目前,本土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在优化和提升客户体验方面动作频频,而外资行在还款渠道、电话客服等高频功能方面不及本土银行。

“因此,外资行如要继续发展信用卡业务,应针对上述表现进行改进,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从产品、技术等层面进行提升。”苏筱芮称。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责任编辑:

标签: 银行信用卡 渣打银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精彩放送:

新闻聚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