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定义:指的是从郑少秋于 1992 年在《大时代》中饰演丁蟹开始,凡是播出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电影等,恒生指数或 A 股往往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损失惨重的现象。
来源:1992 年 10 月,香港无线电视播放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集《大时代》。剧中,郑少秋饰演的丁蟹经常在股票市场的熊市中借着抛空恒生指数期货而获取暴利,而当时香港股市恰好暴跌,股民损失惨重,因此得名 “丁蟹效应”。
相关统计:有统计显示,自 1992 年至 2013 年的 21 年间,“丁蟹效应” 已经应验了 33 次。不过,“丁蟹效应” 并非次次见效,在郑少秋主演过的 17 部电视剧中,有 6 部开播时港股曾经出现上升。
产生原因:从科学分析,当今社会财经理论并无客观的证据显示丁蟹效应能左右到主流投资界的选择或偏好。部分投资者相信这一现象,深怕相关效应必定灵验,从而进行非理性的减仓,使证券市场出现暴跌。也有人认为是郑少秋成名和高产的时期正处于股市的动荡时期,多种因素巧合之下导致了该效应的出现。